西青區辛口鎮是本市農村清潔工程示范鎮之一,該鎮以水高莊村為試點,按照“戶分類、村運輸、站處理”的工作模式,嘗試了垃圾源頭分類處理,而且,農家垃圾變廢為寶成為助力農業生產的高科技有機土壤。當記者隨“津沽環保行”采訪團來到這里采訪時證實了這一做法。
水高莊村的垃圾分類,每家每戶都做到了“兩桶一網”,“兩桶”一個放腐蝕垃圾,一個放可回收垃圾,“一網”就是放有害廢物的網箱,從源頭上將垃圾分類。在水高莊村村民郝玉亭的家里,寬敞的院子里干凈整潔,走進前廳,更是一塵不染,房門口一藍一綠兩個垃圾桶和一個小的網箱整齊排放,綠色的“可堆腐桶”里邊放著剩飯菜、廁所垃圾等等;藍色的“可回收桶”里放著飲料瓶、舊報紙等物品;網箱里放著舊電池等“有害物”。
“我們村垃圾處理的這套辦法,是市農委、市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一起實施的項目,可是如果村民不配合,一切都是白忙活。”水高莊村村委會主任高寶清說,“為此,村里和研究所的工作人員一起開設過3期培訓班,讓村民明白哪些是可堆腐垃圾,哪些是有毒有害垃圾,而且,先在全村200戶村民家中進行試點,干部帶群眾,一戶帶幾戶,垃圾源頭分類的工作真正做到了位。”
村民們習慣了垃圾分類,那分好類的垃圾去了哪里?原來,各戶將分類收集的垃圾倒到垃圾收集桶,由保潔員負責收集。之后,建筑垃圾用來填坑造地;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統一回收交由有資質的專業處理場處理。堆腐垃圾被統一的車輛運送到“生態站”。“生態站”從加拿大引進了垃圾有氧轉化技術和設備,再加上資環所自己培育的幾種生物菌株,在密閉的設備中將可堆腐垃圾轉化為富含肥力的有機土。
現在,垃圾處理生態站生產運行良好,每天示范區的可堆腐物全部進場進行無害化處理,實現了農村廢棄物的循環再利用。水高莊村的垃圾都有了的“歸宿”,環境美了,還創造了價值。